4月21日,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王书远调研员,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李建设主任,省地矿局资深专家盛中烈一行前来我队考察和指导工作。随行还有地调中心楼经纬副主任,钱存超、陆三明两位博士等。
上午,考察组一行前往位于佛子岭工区的岩芯库查看金寨县沙坪沟钼矿的岩矿芯,认真听取了项目技术人员的介绍。对于313地质队广大地质技术人员通过不懈努力取得大别山区的找矿突破,考察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祝贺。
野外考察结束后,考察组一行就北淮阳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与队领导及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交流,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专家们指出,东秦岭—大别山地区是我国中部重要的成矿带,陕西、河南境内有很多重要的矿集区,其中钼矿资源量占全国的保有资源量的43.5%,且多形成世界级的大矿,如陕西的金堆城,河南的栾川。沙坪沟钼矿应是该矿带的东延,找矿前景很好。
专家建言,沙坪沟钼矿的勘查工作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首先,利用3-5个钻孔,在已知见矿孔的南、东、北三个方向追索,并作“十”字剖面稀疏控制至-1000米水平,设计孔深1200米,控制矿体厚度约800米,预期资源量达大型规模(10万吨钼金属量)以上。本阶段工作争取在“十·一”前完成,向建国60周年献礼;第二阶段,在矿权范围内用“井”字或“米”字剖面以200×200的网度查明矿床的大致分布范围,达到普查程度;第三阶段,选择重点地段施工3-4个深孔(1500米)和个别超深孔,对矿床深部进行控制、追索,预期达到超大型(钼金属量>50万吨)矿床规模,并有望在矿床规模和矿石质量上赶超全国第一的金堆城钼矿;最后,按规范进行详查,力争提交更大更好的找矿成果。
对于金寨地区的地质找矿,专家和两位博士还从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岩浆岩、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背景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找矿工作中的成矿规律研究、与成矿带其它矿床的成矿条件对比以及金寨地区乃至北淮阳东段地区的钼、多金属矿产的整装勘查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议。
作者:王波华